在职研究生和同等学力申硕有什么区别?
发布时间:2023/8/10 10:26:32
相信大家都有一个疑问,在职研究生和同等学力申硕这两个词儿都听说过,但是还是有点儿懵,同等学力申硕这个先入学后考试,靠谱吗?
以下是回答:
这么说吧,这俩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同等学历申硕是在职研究生的一种报考方式。除此之外,在职研究生还有专业硕士、***研修班和中外办学三种方式。
不过大众认知下的在职研究生一般情况下指的是“非全研究生”,所以我大胆猜一下你想问的应该就是非全研究生和同等学历申硕的关系吧。
共同点只有一个:非全研究生和同等学历申硕都是在职研究生的报考方式,都能在职读。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不同点吧~
这是大家最关注的问题,所以我们放在最前面说。
同等学历申硕毕业之后拿到的是结业证和学位证单证,
非全硕士拿到的是正常的***和学位证双证。
学位证两者都能拿到,区别就在一个拿的是结业证,一个拿的是***。也就是说,如果你报的是同等学力申硕,毕业的时候只有学位证书和结业证没有***,那硕士毕业之后依然是原学历,不是硕士学历(这也就是为什么你会看到有的领导的个人简历里文化程度介绍一栏写的是“本科学历,经济学硕士”的原因)。
同等学历申硕报考,需要有本科学士学位,并且满三年之后才能申硕。
非全硕士则一般是专科毕业两年,本科应届生就可以报考。当然了,这个是视专业而定的,像是我们常常听说的MBA、MPA等管理类专硕,就需要本科毕业满三年,专科毕业满五年才能报考。
同等学力申硕需要先报名进行资料审核,审核通过后参加一年半到两年的课程研修班学习,然后参加每年5月份的全国统一考试,考试通过之后撰写论文进行答辩,论文答辩通过之后,即可可以获取硕士学位证书和结业证书。
而非全日制硕士则要求考生先参加12月份的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成绩达到复试线后参加考研复试,合格录取后经过三年或者两年半的学习,***进行论文的撰写和答辩,论文答辩通过之后,即可获取硕士学位证书和***书。
同等学力申硕是每年的3月份报名,5月份考试;
非全日制硕士是每年的10月份报名,12月份考试。
同等学力申硕是所有的专业只考外语和专业课两科。外语你可以选择英语、法语、俄语或者德语进行考试,英语难度相当于公共英语三到四级的水平。
非全日制硕士的考试大部分专业是英语、***、专业课一和专业课二四科。不过像MBA、MPA等管理类专硕更注重时间能力的专业,也是只考管综和英语两个科目,英语考的还是考研英语里相对简单的英语二,所以大部分人在职人员考研会选择管理类专硕。
同等学力申硕的考试属于合格性考试。还允许我们在四年之内分别通过两个项目,比如我***年英语过了,***年或者第三年再考专业课也行,只要在四年之内两科通过,就可以申请硕士学位证书;
非全日制专硕的考试是一个选拔性的考试。要求考生一次性通过,并且初试通过之后还需要通过复试,才能顺利录取。
不过像是MBA、MPA等管理类专硕,因为其培养的是未来的企业家、管理者、业界或某一领域的精英,更注重考生实践能力的考核而非笔试成绩,所以大部分院校会把复试放在初试之前进行(这就是提前面试),如果通过之后就会给考生一个低分录取的承诺,而且在初试之前考生可以参加无数个学校的提前面试,哪个通过了考研报名的时候报哪个就行。
总结一下就是,如果你不需要研究生学历,只需要研究生学位来评职称之类的,选择同等学力申硕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但是如果你需要一个正经的研究生学历,那还是建议正常参加研究生考试。不过在选择专业的时候可以选择难度低一些的,比如我前面说的有提前面试、只考两门、难度低的MBA、MPA、MEM等管理类专硕等专业。
分享到: |